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M’Cheyne Bible Reading Plan

The classic M'Cheyne plan--read the Old Testament, New Testament, and Psalms or Gospels every day.
Duration: 36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士师记 5

底波拉和巴拉之歌

那一天,底波拉和亞比挪菴的兒子巴拉唱起歌來說:

“你們要稱頌耶和華,

因為以色列中有勇士,

因為有人民自願從軍。

君王啊,你們要聽;官長啊,你們要側耳傾聽;

至於我,我要向耶和華歌唱;

我要歌頌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

耶和華啊,你從西珥出發的時候,

你從以東地行走的日子,

地震天漏,

密雲也滴下雨。

群山在耶和華面前震動;

這西奈山在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面前也是這樣。

在亞拿的兒子珊迦的時候,

在雅億的日子,大道無人行走,

行路的人繞道而行。

以色列中的農村消失了,消失了,

直到我底波拉興起,

直到我以色列的母親興起。

以色列人選擇了新的神,

戰爭就臨近城門;

那時四萬以色列人中,

竟不見有一面盾牌、一枝長矛。

我的心傾向以色列的官長,

他們在民中甘願犧牲自己;

你們要稱頌耶和華。

10 騎白驢的,

坐錦墊的,

和路上的行人,

你們都要歌唱。

11 在打水的地方分開羊群的人發聲,

在那裡人必歌頌耶和華公義的作為,

就是他在以色列中的農村所行公義的作為;

那時,耶和華的子民下到城門口。

12 興起,興起,底波拉!

興起,興起,唱歌吧!

興起,巴拉!

亞比挪菴的兒子,擄掠你的俘虜吧!

13 那時餘剩的貴胄下來;

耶和華帶著勇士下到我這裡來。

14 他們出自以法蓮,他們的根在亞瑪力人之地;

有便雅憫在你的族人中跟隨你,

有官長從瑪吉下來;

有持著數點民數之權杖的(“數點民數”意思不明確,或譯:“經學家”或“指揮官”),從西布倫出來。

15 以薩迦的領袖與底波拉在一起;

以薩迦怎樣,巴拉也怎樣;

他們都步行下到山谷去。

在流本的眾溪旁,有心懷大志的。

16 你為甚麼坐在羊圈之中,

聽呼喚群畜的笛聲呢?

在流本的眾溪旁,有心懷大志的。

17 基列人在約旦河東邊居住;

但人為甚麼居留在船上呢?

亞設人在海岸坐著,

在港灣居住。

18 西布倫人是敢死的民族;

拿弗他利人在田野的高處,奮不顧身。

19 眾王都來爭戰;

那時迦南眾王爭戰,

在米吉多水亭的他納爭戰,

卻沒有取得銀錢。

20 眾星從天上爭戰,

從它們的軌道與西西拉交戰。

21 基順河的急流把他們沖沒,

古河的急流、基順河的急流,

我的心哪,你要努力踐踏。

22 那時馬蹄沓沓,

勇士急奔飛馳。

23 耶和華的使者說:‘你們要咒詛米羅斯,

大大咒詛其中的居民;

因為他們不來幫助耶和華,

不帶領勇士幫助耶和華。’

24 願基尼人希伯的妻子雅億,

比眾婦女更有福氣,

比住在帳棚的婦女更有福氣。

25 西西拉求水,雅億給了奶;

用珍貴的盤子奉上乳酪。

26 她伸手拿著帳棚的橛子,

右手拿著匠人的鎚子,

擊打西西拉,打破他的頭,

粉碎他的頭顱,貫穿他的鬢角。

27 西西拉在雅億腳前屈身、仆倒、躺臥,

在雅億腳前屈身、仆倒;

他在那裡屈身,就在那裡仆倒死亡。

28 西西拉的母親從窗戶裡向外觀望,

從窗櫺中呼叫說:

‘他的戰車為甚麼遲遲不來呢?

車輪為甚麼行得緩慢呢?’

29 聰明的宮女回答她;

她也自己回答說:

30 ‘莫非他們正在分戰利品?

每個勇士分得一兩個女子;

西西拉得了彩衣作戰利品,

得了一兩件繡花的彩衣作戰利品,

為我的頸項,得著繡花的彩衣作戰利品嗎?’

31 耶和華啊,願你所有的仇敵都這樣滅亡;

願愛他的人像太陽出現,大有能力。”

於是國中太平了四十年。

使徒行传 9

掃羅悔改歸主(A)

掃羅仍向主的門徒發恐嚇兇殺的話。他到大祭司那裡, 要求他發公函給大馬士革各會堂,如果發現奉行這道的人,准他連男帶女緝拿到耶路撒冷。 他快到大馬士革的時候,忽然有光從天上向他四面照射。 他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甚麼迫害我?” 他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穌。 起來,進城去!你應當作的事,一定有人告訴你。” 同行的人,聽見聲音,卻看不見人,只是目瞪口呆地站在那裡。 掃羅從地上爬起來,睜開眼睛,卻甚麼也看不見。他們牽著他的手,領他進大馬士革。 他三天都不能看見甚麼,不吃也不喝。

10 在大馬士革,有一個門徒名叫亞拿尼亞,主在異象中對他說:“亞拿尼亞!”他說:“主啊,我在這裡。” 11 主說:“起來,到那叫直街的路上去,要在猶大家裡找一個大數人,名叫掃羅。你看,他正在禱告, 12 在異象中他看見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進來為他按手,使他可以再看得見。” 13 但亞拿尼亞回答:“主啊,我聽見許多人說起這個人,他在耶路撒冷作了許多苦害你聖徒的事; 14 並且他在這裡得到祭司長的授權,要捆綁所有求告你名的人。” 15 主對他說:“你去吧!這人是我揀選的器皿,為要把我的名傳給外族人、君王和以色列人。 16 我要指示他,為了我的名他必須受許多的苦。” 17 亞拿尼亞就去了,進了那家,為掃羅按手,說:“掃羅弟兄,在你來的路上向你顯現的耶穌,就是主,差我來使你可以看見,又被聖靈充滿。” 18 立刻有鱗狀的東西,從掃羅的眼裡掉下來,他就能看見了。於是起來,受了洗, 19 吃過了飯,就有氣力了。

掃羅在大馬士革傳道

他和大馬士革的門徒一同住了幾天, 20 隨即在各會堂傳講耶穌,說他是 神的兒子。 21 聽見的人都很驚奇,說:“在耶路撒冷殘害求告這名的,不是這個人嗎?他來這裡不是要緝拿他們交給祭司長嗎?” 22 然而掃羅更加有能力,駁倒住在大馬士革的猶太人,證明耶穌是基督。

掃羅逃脫猶太人的謀害

23 過了許多日子,猶太人商議要殺掉掃羅; 24 但他們的計謀給掃羅知道了。他們就在各城門日夜把守,要殺掉他。 25 於是他的門徒就趁夜用大籃子把他從城牆上縋下去。

26 掃羅到了耶路撒冷,想要接近門徒,但大家都怕他,不信他是個門徒。 27 只有巴拿巴接待他,帶他去見使徒,把他怎樣在路上看見主,主向他說話,和他怎樣在大馬士革奉耶穌的名放膽講道,都講了出來。 28 於是掃羅在耶路撒冷和門徒一同出入,奉主的名放膽講道, 29 並且與講希臘話的猶太人談論辯駁,那些人卻想下手殺他。 30 弟兄們知道了,就送他到該撒利亞,差他往大數去。

31 那時猶太、加利利、撒瑪利亞各處的教會,都得到平安,被建立起來,存著敬畏主的心過生活,並且因著聖靈的激勵,人數增多起來。

彼得醫好以尼雅

32 彼得周遊各地的時候,也到了住在呂大的聖徒那裡。 33 他遇見一個人,名叫以尼雅,害了癱瘓病,在床上躺臥了八年。 34 彼得對他說:“以尼雅,耶穌基督醫好你了!起來,收好你的褥子!”他就立刻起來。 35 所有住在呂大和沙崙的人,看見了他就歸向主。

彼得使多加復活

36 在約帕有一個女門徒,名叫戴比莎,希臘話叫多加;她為人樂善好施。 37 那時,她因病死了;有人把她洗淨了,停放在樓上。 38 呂大靠近約帕,門徒聽說彼得在那邊,就派兩個人去求他,說:“請到我們那邊去,不要耽延!” 39 彼得就動身,跟他們一同去。到了之後,他們領他上樓。所有寡婦站在彼得旁邊哭,把多加和她們在一起的時候所做的內衣外衣拿給他看。 40 彼得叫大家出去之後,就跪下來禱告,然後轉過身來對著屍體說:“戴比莎,起來!”她就睜開眼睛,一看見彼得,就坐了起來。 41 彼得伸手扶她起來,叫聖徒們和寡婦都進來,把多加活活地交給他們。 42 這事傳遍了約帕,就有很多人信了主。 43 此後,彼得在約帕一個製皮工人西門的家裡住了許多日子。

耶利米书 18

陶匠製造陶器的比喻

18 耶和華有話臨到耶利米,說: “起來,下到陶匠的家裡去,在那裡我要使你聽到我的話。” 我就下到陶匠的家裡去,見他正在轉盤旁工作。 陶匠用他手中的泥所做的器皿壞了,他就用這泥再做別的器皿,照著自己的意思去作。

於是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 “以色列家啊!難道我不能待你們像這陶匠所作的一樣嗎?”這是耶和華的宣告。“看哪!泥在陶匠的手中怎樣,以色列家啊!你們在我的手中也必怎樣。 我甚麼時候宣布要拔出、拆毀、毀滅一邦或一國, 如果我論到的那一邦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就必回心轉意,不把我原定的災禍降給他們。 同樣,我甚麼時候宣布要建立、栽植一邦或一國, 10 如果他們行我眼中看為惡的事,不聽從我的話,我就必回心轉意,不把我應許的好處賜給他們。

11 “現在你要對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說:‘耶和華這樣說:看哪!我正在製造災禍對付你們,擬定計劃懲罰你們。你們各人要回轉,離開自己的惡道,改正你們的行徑和作為。’ 12 他們卻說:‘沒用的!我們要隨著自己的計劃而行,各人要按著自己頑梗的惡心行事。’”

棄絕 神的必遭棄絕

13 因此耶和華這樣說:

“你們問一問列國,

有誰聽見過像這樣的事呢?

童女以色列竟行了一件非常駭人的事。

14 黎巴嫩山上巖石的積雪融化過嗎?

從遠處流下清涼的溪水乾涸過嗎?

15 但我的子民竟忘記我,

向虛無的偶像燒香,

以致他們在自己的路上、

在古道上絆倒,

行走小路,不是修建過的大道。

16 他們的土地變為荒涼,

成為永遠被人嗤笑的對象;

經過這地的,

都必驚駭搖頭。

17 在他們的敵人面前,

我要像東風吹散他們;

在他們遭難的日子,

我必使他們只見我的背,不見我的面。”

耶利米求 神對付敵人

18 他們說:“來吧!我們來設計對付耶利米;因為祭司的律法、智慧人的謀略、先知的話都不會斷絕。來吧!我們用舌頭攻擊他,不理會他的一切話。”

19 耶和華啊!求你傾聽我的申訴,

聽那些指控我的人的聲音。

20 良善的應得惡報嗎?

他們竟然挖陷坑害我。

求你記念我怎樣站在你面前,

為他們說好話,

使你的烈怒離開他們。

21 因此,願你使他們的兒女遭受饑荒,

把他們交給刀劍(“刀劍”原文作“刀劍的手”);

願他們的妻子喪夫失子;

願他們的男人被殺死,

他們的壯丁在戰場上被刀劍擊殺。

22 你使侵略者忽然臨到他們的時候,

願人從他們的屋裡聽見呼救聲;

因為他們挖陷坑要捉拿我,

埋藏網羅要絆我的腳。

23 耶和華啊!至於你,

你知道他們要殺我的一切計謀。

求你不要赦免他們的罪孽,

不要從你面前塗抹他們的罪!

使他們在你面前絆倒;

求你在發怒的時候,對付他們。

马可福音 4

撒種的比喻(A)

耶穌又在海邊教導人。有一大群人聚集到他那裡,因此他上船坐下來。船在海中,群眾都朝著海站在岸上。 他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事,在教訓中他說: “你們聽著!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撒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小鳥飛來就吃掉了。 有的落在泥土不多的石地上,因為泥土不深,很快就長起來。 但太陽一出來,就把它曬乾,又因為沒有根就枯萎了。 有的落在荊棘裡,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它就結不出果實來。 有的落在好土裡,就生長繁茂,結出果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耶穌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用比喻的目的(B)

10 耶穌獨自一人的時候,那些經常跟著他的人和十二門徒,來問這些比喻的意義。 11 耶穌對他們說:“ 神的國的奧祕,只給你們知道,但對於外人,一切都用比喻, 12 叫他們

‘看是看見了,卻不領悟,

聽是聽見了,卻不明白,

免得他們回轉過來,得到赦免。’”

解釋撒種的比喻(C)

13 耶穌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個比喻,怎能明白一切比喻呢? 14 撒種的人所撒的就是道。 15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去。 16 照樣,那撒在石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歡喜喜地接受了; 17 可是他們裡面沒有根,只是暫時的;一旦為道遭遇患難,受到迫害,就立刻跌倒了。 18 那撒在荊棘裡的,是指另一些人;他們聽了道, 19 然而今世的憂慮、財富的迷惑,以及種種的慾望,接連進來,把道擠住,就結不出果實來。 20 那撒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接受了,並且結出果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隱藏的事終必顯露(D)

21 耶穌又對他們說:“燈難道是拿來放在量器底下或床底下的嗎?它不是該放在燈臺上嗎? 22 因為沒有甚麼隱藏的事不被顯明出來,沒有甚麼掩蓋的事不被揭露的。 23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24 耶穌又對他們說:“要留心你們所聽到的,你們用甚麼尺度量給人, 神也要用甚麼尺度量給你們,並且要超過尺度給你們。 25 因為那有的,還要給他;那沒有的,就算他有甚麼也要拿去。”

種子發芽生長的比喻

26 耶穌說:“ 神的國好像人在地裡撒種, 27 他夜裡睡覺,白天起來,種子發芽生長,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會這樣的。 28 地生五穀是自然的,先長苗,後吐穗,最後穗上結滿了子粒。 29 莊稼熟了,就派人用鐮刀割下,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

芥菜種的比喻(E)

30 又說:“我們要把 神的國比作甚麼呢?我們可以用甚麼比喻來形容它呢? 31 它好像一粒芥菜種,剛種下去的時候,比地上的一切種子都小, 32 種下以後,生長起來,卻比一切蔬菜都大,長出大枝子,甚至天空的飛鳥都可以在它的蔭下搭窩。”

33 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照著他們所能聽懂的,向他們講道; 34 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只有單獨和自己的門徒在一起的時候,才把一切解釋給他們聽。

平靜風浪(F)

35 當天黃昏,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海那邊去吧。” 36 門徒離開群眾,耶穌已經在船上,他們就載他過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去。 37 忽然起了狂風,波浪不斷地打進船來,艙裡積滿了水。 38 耶穌卻在船尾靠著枕頭睡著了。門徒把他叫醒,對他說:“老師,我們要死了,你不管嗎?” 39 耶穌起來,斥責了風,又對海說:“不要作聲!安靜吧!”風就停止,大大地平靜了。 40 然後對他們說:“為甚麼這樣膽怯呢?你們怎麼沒有信心呢?” 41 門徒非常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都聽從他?”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