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Read the New Testament in 24 Weeks

A reading plan that walks through the entire New Testament in 24 weeks of daily readings.
Duration: 168 days
Chinese Contemporary Bible (Traditional) (CCBT)
Version
希伯來書 3-5

耶穌超越摩西

因此,同蒙天召的聖潔的弟兄姊妹,你們應當仔細思想那位我們公認為特使和大祭司的耶穌。 祂向委任祂的上帝盡忠,就好像摩西向上帝的全家盡忠一樣。 然而祂卻比摩西配得更大的榮耀,因為建造房子的人當然比房子更尊貴。 所有的房子都有建造者,但建造萬物的是上帝。 摩西以僕人的身分向上帝的全家盡忠,為將來要宣告的事做見證。 但基督是以兒子的身分忠心治理上帝的家。我們若堅強勇敢,持定引以為榮的盼望,我們就是祂的家了。

不可存剛硬的心

因此,正如聖靈說:

「你們今天若聽見祂的聲音,
不可心裡頑固,
像從前在曠野試探祂、悖逆祂一樣。
當時,你們的祖先試我、探我,
觀看我的作為達四十年之久。
10 所以,我向那世代的人發怒,
說,『他們總是執迷不悟,
不認識我的道路。』
11 我就在憤怒中起誓說,
『他們絕不可進入我的安息。』」

12 弟兄姊妹,要謹慎,免得你們當中有人心存惡念,不肯相信,背棄了永活的上帝。 13 趁著還有今日,要天天互相勸勉,免得有人被罪迷惑,心裡變得剛硬。 14 如果我們將起初的信念堅持到底,便在基督裡有份了。

15 聖經上說:

「你們今日若聽見祂的聲音,
不可像從前那樣硬著心悖逆祂。」

16 聽見祂的聲音卻又悖逆祂的是誰呢?不就是摩西從埃及領出來的那些人嗎? 17 四十年之久惹上帝發怒的是誰呢?不就是那些犯罪作惡並倒斃在曠野的人嗎? 18 上帝起誓不准誰進入祂的安息呢?不就是那些不肯信從的人嗎? 19 可見,他們不能進入上帝的安息是因為不信的緣故。

信的人得享安息

因此,上帝既然仍舊應許讓人進入祂的安息,我們就該戰戰兢兢,免得有人失去這福分。 因為我們和他們一樣聽到了福音,只是他們聽了道後沒有憑信心領受,結果沒有得到益處。 正如上帝曾說:

「我在憤怒中起誓說,
『他們絕不可進入我的安息。』」

但我們這些已經信的人能夠進入祂的安息。其實造物之工自創世以來就已經完成了, 因為聖經論到第七日時說:「第七日,上帝歇了一切的工。」 又說:「他們絕不可進入我的安息。」 既然最終會有人進入安息,而那些從前聽過福音的人因為不信沒能進去, 上帝就另定了一個日子,稱之為「今日」。正如多年後,祂藉著大衛說:

「你們今日若聽見祂的聲音,
不可心裡頑固。」

如果當初約書亞已經讓他們得到了安息,上帝就不必另定一個日子了。 這樣說來,必定另有一個安息日為上帝的子民存留,使他們可以真正安歇。 10 因為人進入上帝的安息,就是歇了自己的工作,好像上帝歇了祂的工作一樣。 11 因此,我們要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重蹈他們的覆轍,因不順服而倒斃。

12 上帝的話有生命、有功效,鋒利無比,勝過一切兩刃的利劍,甚至能夠剌入並分開魂與靈、關節與骨髓,辨明人一切的思想和動機。 13 受造物在上帝面前都無法隱藏,因為萬物都是赤裸裸地暴露在上帝眼前,我們必須向祂交帳。

大祭司耶穌

14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上高天的尊貴大祭司——上帝的兒子耶穌,就應當持守我們所認定的信仰。 15 因為我們這位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與我們一樣曾經面對各樣的試探,卻從來沒有犯罪。 16 所以,讓我們坦然無懼地到祂賜恩的寶座前,好領受憐憫和恩典,作隨時的幫助。

從人間選出來的大祭司,都是受委任代表人辦理與上帝有關的事,為人的罪向上帝獻上禮物和贖罪祭。 他能體諒那些無知和迷失的人,因為他自己也有人性的軟弱。 所以,他不但要為眾人的罪獻祭,也要為自己的罪獻祭。 沒有人能自取這大祭司的尊榮,只有像亞倫一樣蒙上帝呼召的人才可以做大祭司。

同樣,基督也沒有自取榮耀做大祭司,是上帝對祂說:

「你是我的兒子,
我今日成為你父親。」

在聖經的另一處,上帝又說:

「你照麥基洗德的模式永遠做祭司。」

基督在世為人的時候,曾經聲淚俱下地祈求能救祂脫離死亡的上帝。祂因為敬虔而蒙了應允。 基督雖然是上帝的兒子,仍然從所受的苦難中學習了順服。 祂既然達到了純全的地步,就成了永恆救恩的源頭,使所有順服祂的人都得到拯救。 10 上帝照著麥基洗德的模式立祂做大祭司。

信徒要長進

11 關於這方面的事,我們還有很多話要說,但因為你們已經聽不進去,很難向你們解釋。 12 按你們學習的時間來算,你們本該做別人的老師了,可惜你們還需要別人向你們傳授上帝話語的基本道理,成了不能吃乾糧、只能吃奶的人。 13 因為只能吃奶的人還是嬰孩,不熟習仁義的道理。 14 乾糧是給成年人吃的,他們的心思歷經鍛煉,能夠分辨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