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heyne Bible Reading Plan
弟兄重逢
33 雅各遠遠看見以掃帶著四百人迎面而來,便把孩子們分別交給利亞、拉結和兩個婢女, 2 又吩咐兩個婢女和她們的孩子走在前面,利亞和她的孩子跟在後面,拉結和約瑟走在最後。 3 他自己則走在他們前面,接連俯伏下拜七次,直到他哥哥跟前。
4 以掃見到雅各,就跑上去擁抱他,親吻他,二人抱頭痛哭。 5 以掃看見跟在雅各後面的婦女和孩子,就問:「這些和你同行的是誰?」雅各說:「這些孩子是上帝施恩賜給你僕人的。」 6 雅各的兩個婢女和她們的孩子上前下拜, 7 利亞也和她的孩子上前下拜,最後約瑟和拉結也上前向以掃下拜。
8 以掃說:「我在路上遇見的那一群群牲畜是怎麼回事?」雅各回答說:「我帶來這些是要得到我主的恩待。」 9 以掃說:「弟弟,我已經有很多了,你自己留著吧!」 10 雅各說:「不,你若賞臉,就請收下!我見了你的面就像見了上帝的面,因為你這樣善侍我。 11 請你收下我的禮物吧,因為上帝恩待了我,使我富足。」雅各再三懇求,以掃才收下。
12 以掃說:「我們走吧!我陪你們走。」 13 雅各卻說:「我主知道孩子們還小,而且,我還要照料正在哺乳的牛羊,如果整天趕路,牛羊會累死。 14 倒不如請我主先走,我遷就牲畜和孩子慢慢走,我在西珥與我主會合。」
15 以掃說:「讓我給你留幾個幫手吧。」雅各說:「不用了,能得到我主的恩待就夠了。」 16 於是,以掃在當天先回西珥去了, 17 雅各卻去了疏割,在那裡為自己建造房屋,為牲畜搭起棚子。因此那地方叫疏割[a]。
18 這樣,雅各從巴旦·亞蘭平安地回到迦南的示劍城,在城外搭營居住。 19 他搭營居住的這塊地是他用一百塊銀子向示劍的父親哈抹的子孫買的。 20 雅各在那裡築了一座壇,稱之為伊利·伊羅伊·以色列[b]。
撒種的比喻
4 耶穌又到湖邊講道,周圍聚集了許多人,耶穌只好上到湖邊的船上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 2 耶穌用比喻教導他們許多事,在教導中祂說: 3 「聽著!有一個農夫出去撒種。 4 撒種的時候,有些種子落在路旁,被飛鳥吃掉了; 5 有些落在石頭地上,因為泥土不深,種子很快就發芽了, 6 然而因為沒有根,被太陽一曬就枯萎了; 7 有些落在荊棘叢中,荊棘長起來便把嫩苗擠住了,以致不能結實; 8 有些落在沃土裡,就發芽生長,結出果實,收成多達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 9 然後祂說:「有耳可聽的,都應當聽。」
10 當耶穌獨自一人的時候,十二使徒和追隨祂的人來請教比喻的意思。 11 耶穌說:「上帝國的奧祕只讓你們知道,對於外人,我只用比喻, 12 使他們『看了又看,卻不領悟;聽了又聽,卻不明白,免得他們回心轉意,得到赦免。』」
13 耶穌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個比喻,又怎能明白其他比喻呢? 14 農夫撒的是上帝的道。 15 種子落在路旁,是指人聽了道,撒旦立刻過來奪去了撒在他們心裡的道。 16 種子落在石頭地上,是指人聽了道後,立刻歡喜地接受了, 17 但他們心裡沒有根基,不過是暫時接受,一旦為道遭受患難和迫害,就立刻放棄了。 18 種子落在荊棘叢中,是指人雖然聽過道, 19 但生活的憂慮、錢財的迷惑和其他慾望把道擠住了,以致不能結出果實。 20 種子落在沃土裡,是指人聽了道,領受了,又結出果實,收成多達三十倍、六十倍、甚至一百倍。」
燈的比喻
21 耶穌繼續說:「人會把燈拿來放在籃子底下或床底下嗎?當然不會,他一定會把它放在燈臺上。 22 隱藏的事是不能掩蓋的,終會顯露出來。 23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24 耶穌又說:「要好好思想你們所聽到的,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就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甚至要多給你們。 25 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更多;凡沒有的,連他僅有的也要奪去!」
種子生長的比喻
26 祂又說:「上帝的國就像一個人在地上撒種。 27 他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種子就在他不知不覺中漸漸發芽長大。 28 大地會使種子生長,先發苗後吐穗,最終結出飽滿的籽粒。 29 莊稼成熟後,他就拿起鐮刀來收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
芥菜種的比喻
30 耶穌說:「我們拿什麼比作上帝的國呢?用什麼比喻來解釋呢? 31 上帝的國就像一粒芥菜種。它是種子中最小的, 32 但種在地裡,卻能長得比各樣蔬菜都大,有粗大的枝條,可以讓飛鳥在它的樹蔭中築巢。」
33 耶穌用了許多類似的比喻,按照眾人所能領悟的,把上帝的道講給他們聽。 34 祂總是用比喻對他們講論,只有單獨和門徒在一起的時候,才把一切解釋清楚。
平息風浪
35 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對面去吧。」 36 他們就離開眾人,上了耶穌乘坐的船,一起渡到湖的對岸,還有其他船隻跟著去。 37 忽然,湖面上狂風大作,波浪撞擊船身,船內幾乎灌滿了水。 38 耶穌卻還在船尾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祂,說:「老師,我們快淹死了,你怎麼不管呢?」
39 耶穌起來斥責狂風,對著湖面說:「靜下來!停下來!」於是就風平浪靜了。 40 祂對門徒說:「你們為什麼這樣害怕呢?你們還是沒有信心嗎?」
41 他們極其害怕,彼此議論說:「祂到底是誰?連風浪都聽祂的!」
猶太人的反擊
9 十二月,即亞達月十三日,是執行王諭旨的日子。那天,猶太人的仇敵原本想轄制他們,卻反而被他們轄制。 2 猶太人在亞哈隨魯王的各省各城聚集起來,攻擊那些要害他們的人,無人能抵擋他們,因為各族都懼怕他們。 3 各省的官員、總督、省長和為王辦事的人因懼怕末底改,就都幫助猶太人。 4 因為末底改已是王宮要員,他的名聲傳遍各省,權勢日盛。 5 猶太人用刀擊殺所有敵人,任意消滅恨他們的人。 6 猶太人單在書珊城就殺了五百人。 7 他們還殺了巴珊大他、達分、亞斯帕他、 8 坡拉他、亞大利雅、亞利大他、 9 帕瑪斯他、亞利賽、亞利代和瓦耶撒他。 10 這十人是猶太人的仇敵哈曼的兒子、哈米大他的孫子。但猶太人沒有動他們的財物。
11 當天,王獲悉在書珊城被殺的人數, 12 便對以斯帖王后說:「猶太人在書珊城殺了五百人,還殺了哈曼的十個兒子,在其餘各省就更不知怎樣了!現在你要什麼?必賜給你。你還有何要求?必為你成就。」 13 以斯帖回答說:「王若願意,就請恩准書珊城的猶太人明天仍執行今天的諭旨,並把哈曼十個兒子的屍體吊在木架上。」 14 王允准了,便在書珊城頒佈諭旨,哈曼十個兒子的屍體便被吊了起來。 15 亞達月十四日,書珊城的猶太人再次聚集起來,在城中殺了三百人,但沒有動他們的財物。
16 王其他各省的猶太人也都聚集起來自衛,得以脫離仇敵。他們殺了七萬五千個仇敵,但沒有動他們的財物。 17 這事發生在亞達月十三日。十四日,猶太人休息,並以此日為設宴歡慶的日子。 18 但書珊城的猶太人在十三、十四日聚集殺敵,十五日才休息,並以此日為設宴歡慶的日子。 19 因此,住在鄉村的猶太人都以亞達月十四日為設宴歡慶的節日,並互贈禮物。
普珥節
20 末底改把這些事記錄下來,寫信給亞哈隨魯王國內遠近各省的猶太人, 21 吩咐他們每年在亞達月十四、十五日守節期, 22 設宴歡慶,互贈禮物,賙濟窮人,以紀念猶太人在此月此日得以脫離仇敵,化憂為樂,轉悲為喜。
23 猶太人接受了末底改寫給他們的信,同意每年慶祝這個節日。 24 因為猶太人的仇敵亞甲人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曾經陰謀毀滅猶太人,曾經抽普珥,即抽籤,要殺戮、滅絕他們。 25 但王知道這陰謀後,便降旨使哈曼謀害猶太人的惡計落到他自己頭上,將他及其眾子吊在木架上。 26 他們借用普珥這個詞,稱這兩天為普珥節。猶太人因這信上的一切話,又因所看見、所經歷的事, 27 就為自己、自己的後代和歸屬他們的人定下規矩:每年必按時守這兩天為節日,永不廢棄。 28 各省各城、家家戶戶、世世代代都要紀念、遵守這節日,使猶太人永不中斷過普珥節,他們的後代也不可忘記。
29 亞比孩的女兒以斯帖王后和猶太人末底改以全權寫第二封信,囑咐猶太人守這普珥節, 30 用和善、真誠的話寫信給亞哈隨魯王國一百二十七省的所有猶太人, 31 囑咐他們照猶太人末底改和以斯帖王后的指示,按他們為自己及其後代所規定的,按時守普珥節,禁食哀哭。 32 以斯帖的命令確定了普珥節,這命令被記載下來。
亞哈隨魯和末底改的功績
10 亞哈隨魯王使內陸和沿海的人民都進貢。 2 他所有的豐功偉績以及擢升末底改的事都記在瑪代和波斯的史書上。 3 猶太人末底改的地位僅次於亞哈隨魯王,他在猶太人中受尊崇,得到同胞的愛戴,因為他致力於本族人的益處,為他們謀求福祉。
亞伯拉罕的榜樣
4 那麼,從我們的先祖亞伯拉罕身上,我們學到什麼呢? 2 如果亞伯拉罕是因為有好行為而被稱為義人,他就可以誇口了,但他在上帝面前沒有可誇的。 3 聖經上不是說「亞伯拉罕信上帝,就被算為義人」嗎? 4 人工作得來的工錢不算是恩典,是應得的。 5 但對於只信赦免罪人的上帝、不靠功勞的人,他的信就被算為義。
6 大衛也說不靠行為而被上帝算為義的人是有福的,他說: 7 「過犯得到赦免、罪惡被遮蓋的人有福了。 8 不被主定罪的人有福了。」
9 那麼,這種福分只給受割禮的人嗎?還是也給沒有受割禮的人呢?因為我們說,亞伯拉罕信上帝,就被算為義人。 10 他究竟是怎麼被算為義人的呢?是他受割禮以前呢?還是以後呢?不是以後,而是以前。 11 他後來受割禮只不過是一個記號,表明他在受割禮前已經因信而被稱為義人了。他因此成為一切未受割禮的信徒之父,使這些人也可以被算為義人。 12 他也做了受割禮之人的父。這些人不只是受了割禮,還跟隨我們先祖亞伯拉罕的腳步,效法他在未受割禮時的信心。
13 上帝應許將世界賜給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不是因為亞伯拉罕遵行了律法,而是因為他因信而成了義人。 14 如果只有遵行律法的人才可以承受應許,信心就沒有價值,上帝的應許也就落了空。 15 因為有律法,就有刑罰;哪裡沒有律法,哪裡就沒有違法的事。 16 所以,上帝的應許是藉著人的信心賜下的,好叫這一切都是出於上帝的恩典,確保應許歸給所有亞伯拉罕的子孫,不單是守律法的人,也包括一切效法亞伯拉罕信心的人。 17 亞伯拉罕在上帝面前是我們所有人的父,正如聖經上說:「我已經立你為萬族之父。」他所信的上帝是能夠使死人復活、使無變有的上帝。
18 他在毫無指望的情況下仍然滿懷盼望地相信上帝的應許,因而成為「萬族之父」,正如上帝的應許:「你的後裔必這麼多」。 19 那時他將近百歲,知道自己身體如同已死,撒拉也過了生育的歲數,但他的信心仍然沒有動搖。 20 他沒有因不信而懷疑上帝的應許,反倒信心更加堅定,將榮耀歸給上帝。 21 他完全相信上帝必能實現祂的應許。 22 因此,他被算為義人。 23 「他被算為義人」這句話不單單是為他寫的, 24 也是為將來要被算為義人的我們寫的,就是相信上帝使主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人。 25 耶穌受害而死是為了我們的過犯,祂復活是為了使我們成為義人。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