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M’Cheyne Bible Reading Plan

The classic M'Cheyne plan--read the Old Testament, New Testament, and Psalms or Gospels every day.
Duration: 36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列王纪下 22

約西亞作猶大王(A)

22 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只有八歲。他在耶路撒冷作王共三十一年。他母親名叫耶底大,是亞大雅的女兒,來自波斯加。 他行耶和華看為正的事,跟隨他祖宗大衛所行的一切道路,不偏左右。

重修聖殿(B)

約西亞在位第十八年,王差派米書蘭的孫子、亞薩利的兒子、書記沙番到耶和華的殿,吩咐他說: “你上去到希勒家大祭司那裡,叫他把獻給耶和華殿的銀子,就是守門的從人民所收集的,結算一下。 然後要他們把銀子交到在耶和華殿管理工匠的人手中,他們可以把銀子交付在耶和華殿修補破壞的地方的工匠, 就是交給木匠、建築工人、石匠,又購買木材和鑿好的石頭,用來修理聖殿破壞的地方。 銀子交在他們手中,不用和他們算帳,因為他們辦事誠實。”

發現律法書(C)

希勒家大祭司對書記沙番說:“我在耶和華的殿裡找到了一卷律法書。”他把書卷交給沙番;沙番就閱讀那書卷。 書記沙番來見王,向王回報說:“你的臣僕已經把殿裡的銀子清點,交在耶和華殿裡管理工匠的人手中。” 10 書記沙番又告訴王說:“希勒家大祭司交給我一卷書卷。”書記沙番就在王面前誦讀那書卷。 11 王聽見律法書上的話的時候,就撕裂自己的衣服。 12 王又吩咐希勒家祭司、沙番的兒子亞希甘、米該亞的兒子亞革博、書記沙番和王的臣僕及亞撒雅說: 13 “你們去,為了我、為了人民、為了猶大全國,因著所發現的這書卷上的話求問耶和華,因為耶和華向我們所發的怒氣極大;這是因著我們的祖先沒有聽從這律法書上的話,沒有照著所有寫給我們的去行。”

女先知戶勒大的預言(D)

14 於是希勒家祭司、亞希甘、亞革博、沙番、亞撒雅去見女先知戶勒大。她就是掌管禮服的沙龍的妻子,沙龍是哈珥哈斯的孫子、特瓦的兒子。她住在耶路撒冷第二區;他們就把事情都告訴了她。 15 她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告訴那差你們到我這裡來的人說: 16 耶和華這樣說:看哪,我要照著猶大王所念那書卷上所有的話,使災禍降臨在這地方和它的居民身上, 17 因為他們背棄了我,向別的神焚香。他們所行的一切都使我發怒,因此我的怒火要在這地方燃點,不會熄滅。 18 至於那差你們來求問耶和華的猶大王,你們要這樣對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這樣說:有關你所聽見的話, 19 你聽見我攻擊這地方和它的居民的話,就是他們要成為荒涼,受咒詛,你的心就順服,在我面前謙卑,又撕裂自己的衣服,在我面前哀哭,我已經聽到了。這是耶和華的宣告。 20 因此,看哪,我要使你歸到你的祖先那裡,你必平平安安地葬在你的墳墓裡;你不會看見我要降在這地的一切災禍。’”他們就把這話向王回報。

希伯来书 4

信的人可以進入安息

所以,那進入安息的應許,既然還給我們留著,我們就應該戰戰兢兢,恐怕我們中間有人像是被淘汰了。 因為有福音傳給我們,像傳給他們一樣,只是他們所聽見的道,對他們沒有益處,因為他們沒有用信心與所聽見的打成一片(“沒有用信心與所聽見的打成一片”,有古卷作“沒有用信心與聽從這道的人打成一片”)。 然而我們信了的人,就可以進入那安息。正如 神所說:

“我在烈怒中起誓說,

他們絕不可進入我的安息!”

其實 神的工作,從創立世界以來已經完成了。 因為論到第七日,他在聖經某一處說:“在第七日 神歇了他的一切工作。” 但在這裡又說:“他們絕不可進入我的安息。” 既然這安息還留著要讓一些人進去,但那些以前聽過福音的人,因為不順從不得進去; 所以 神就再定一個日子,就是過了很久以後,藉著大衛所說的“今天”,就像前面引用過的:

“如果你們今天聽從他的聲音,

就不要硬著心。”

如果約書亞已經使他們享受了安息, 神後來就不會再提到別的日子了。 這樣看來,為了 神的子民,必定另外有一個“安息日”的安息保留下來。 10 因為那進入 神安息的人,就歇了自己的工作,好像 神歇了自己的工作一樣。 11 所以,我們要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隨著那不順從的樣子就跌倒了。 12 因為 神的道是活的,是有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甚至可以刺入剖開魂與靈,關節與骨髓,並且能夠辨明心中的思想和意念。 13 被造的在 神面前沒有一樣不是顯明的,萬有在他的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我們必須向他交帳。

我們的大祭司耶穌

14 我們既然有一位偉大的、經過了眾天的大祭司,就是 神的兒子耶穌,就應該堅持所宣認的信仰。 15 因為我們的大祭司並不是不能同情我們的軟弱,他像我們一樣,也曾在各方面受過試探,只是他沒有犯罪。 16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的是要領受憐憫,得到恩惠,作為及時的幫助。

约珥书 1

嚴重的蝗災

耶和華的話臨到毘土珥的兒子約珥:

老年人哪!你們要聽這話。

這地所有的居民啊!你們要留心聽。

在你們的日子,

或在你們祖先的日子,

曾有這樣的事嗎?

你們要把這事傳與子,

子傳與孫,

孫傳與後代。

剪蟲剩下的,蝗蟲吃了;

蝗蟲剩下的,蝻子吃了;

蝻子剩下的,螞蚱吃了。

酒醉的人哪!你們要醒過來;要哀哭!

所有嗜酒的人哪!你們都要為甜酒哀號,

因為甜酒從你們的口裡斷絕了。

因為有一民族上來侵犯我的國土,

他們強大又無數;

他們的牙齒像獅子的牙齒,

他們有母獅的大牙。

他們使我的葡萄樹荒涼,

折斷了我的無花果樹,

把樹皮剝盡,丟在一旁,

使枝條露白。

勸人民哀哭

你們要哀號,像少女腰束麻布,

為她幼年時許配的丈夫哀號一樣。

素祭和奠祭都從耶和華的殿裡斷絕了,

事奉耶和華的祭司也都悲哀。

10 田野荒廢,

土地淒涼,

因為五穀毀壞,

新酒乾竭,

油也缺乏。

11 農夫啊!你們要為大麥和小麥羞愧。

修理葡萄園的啊!你們要哀號,

因為田間的莊稼都破壞了。

12 葡萄樹枯乾,

無花果樹衰殘;

石榴樹、棕樹、蘋果樹,

田野所有的樹木都枯乾,

因此歡樂從人間消失了。

呼籲人民禁食禱告

13 祭司啊!你們要腰束麻布,並且痛哭。

在祭壇侍候的啊!你們要哀號。

事奉我的 神的啊!你們披上麻布進去過夜吧,

因為素祭和奠祭,

都從你們的 神的殿中止息了。

14 你們要把禁食的日子分別為聖,

召開嚴肅會,

聚集眾長老

和國中所有的居民,

到你們的 神耶和華的殿裡,

向耶和華呼求。

15 哀哉那日!

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

那日來到,好像毀滅從全能者臨到一樣。

16 糧食不是在我們的眼前斷絕了嗎?

歡喜與快樂不是從我們的 神的殿中止息了嗎?

17 穀種在土塊底下朽爛,

倉庫荒涼,穀倉破爛被拆毀,

因為五穀都枯乾了。

18 牲畜發出哀鳴,

牛群到處流蕩,

因為沒有草場給牠們,

羊群也同樣受苦。

19 耶和華啊!我向你呼求,

因為火吞滅了曠野的草場,

火燄燒盡了田間所有的樹木。

20 田野的走獸也向你發喘,

因為溪水都乾涸了,

火吞滅了曠野的草場。

诗篇 140-141

祈求 神保護脫離惡人陰謀

大衛的詩,交給詩班長。

140 耶和華啊!求你拯救我脫離惡人,

求你保護我脫離強暴的人。

他們心中圖謀惡事,

整天挑啟爭端。

他們使自己的舌頭尖利,如同蛇的舌頭;

他們嘴裡有虺蛇的毒。(細拉)

耶和華啊!求你保護我脫離惡人的手,

保護我脫離強暴的人,

因為他們圖謀推倒我。

驕傲的人暗中布下陷阱害我,

他們在路旁張開繩索作網,

設下圈套陷害我。(細拉)

我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 神;

耶和華啊!求你留心聽我懇求的聲音!”

主耶和華,拯救我的力量啊,

在爭戰的日子,你保護了我的頭。

耶和華啊!求你不要容惡人的心願得償,

不要使他們的計謀成功,

免得他們自高自大。(細拉)

至於那些圍困我的人,

願他們的頭被自己嘴唇的奸惡遮蓋。

10 願炭火落在他們身上;

願他們掉在深坑裡,

不能再起來。

11 願搬弄是非的人在地上站立不住;

願災禍連連獵取強暴的人。

12 我知道耶和華必為困苦人伸冤,

必替窮乏人辨屈。

13 義人必稱讚你的名,

正直的人必住在你面前。

祈求 神幫助免陷罪惡

大衛的詩。

141 耶和華啊!我呼求你,

求你快來幫助我;

我呼求你的時候,求你留心聽我的聲音。(本節在《馬索拉文本》包括細字標題)

願我的禱告好像香安放在你面前;

願我的手高舉好像獻晚祭。

耶和華啊!求你看守我的口,

把守我的嘴。

求你不要容我的心偏向惡事,

免得我和作孽的人一同行惡,

也不要使我吃他們的美食。

願義人擊打我,這是出於慈愛;

願他責備我,這是膏我頭的膏油,

我的頭不會拒絕。

我仍要為惡人的惡行禱告。

他們的官長被摔在山崖下的時候,

他們就要聽我的話,因為我的話甘美。

他們說:“我們的骨頭被拋散在墓旁,

好像人犁田鋤地時掘起的土塊。”

主耶和華啊!我的眼睛仰望你;

我投靠你,求你不要使我喪命。

求你保護我脫離惡人為我所設的網羅,

和作孽的人的圈套。

10 願惡人都落在自己的網羅裡,

我卻得以安然逃脫。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