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M’Cheyne Bible Reading Plan

The classic M'Cheyne plan--read the Old Testament, New Testament, and Psalms or Gospels every day.
Duration: 365 days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Traditional Script) Shen Edition (RCU17TS)
Version
撒母耳記上 13

與非利士人爭戰

13 掃羅登基的時候年三十[a]歲,作以色列王二年[b]

掃羅以色列中選出三千人:二千跟隨掃羅密抹伯特利山區,一千跟隨約拿單便雅憫基比亞。其餘的百姓,掃羅打發他們各自回自己的帳棚去了。 約拿單攻擊非利士人在迦巴的駐軍,非利士人聽見了這事。掃羅就在遍地吹角,說:「讓希伯來人都聽見。」[c] 以色列眾人聽見掃羅攻擊非利士的駐軍,又聽見以色列非利士人所憎惡,百姓就跟隨掃羅,在吉甲集合。

非利士人集合,要與以色列人作戰。他們有戰車三萬輛,騎兵六千,士兵像海邊的沙那樣多。他們上來,在伯‧亞文東邊的密抹安營。 以色列人見自己危急,軍隊被圍攻,百姓就藏在山洞、叢林、巖隙、地窖和深坑中。 有些希伯來人過了約旦河,逃到迦得基列地。掃羅還在吉甲,所有的人都戰戰兢兢地跟隨他。

掃羅不合法的獻祭

掃羅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但是,撒母耳還沒有來到吉甲,百姓就離開掃羅散去了。 於是掃羅說:「把燔祭和平安祭帶到我這裏來。」掃羅就獻上燔祭。 10 他剛獻完燔祭,看哪,撒母耳就到了。掃羅出去迎接他,向他問安。 11 撒母耳說:「你做了甚麼事啊?」掃羅說:「因為我見百姓離開我散去,你又不照所定的日期來到,而且非利士人已在密抹集合; 12 我說:『現在非利士人已經下到吉甲來攻擊我,可是我還沒有向耶和華禱告。』所以我就勉強獻上燔祭。」 13 撒母耳掃羅說:「你做了糊塗事了,沒有遵守耶和華—你 神吩咐你的命令。不然,耶和華會在以色列中堅立你的國度,直到永遠。 14 現在你的國度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着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王,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 15 撒母耳就起來,從吉甲上到便雅憫基比亞

準備作戰

掃羅數點跟隨他的百姓,約有六百人。 16 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以及跟隨他們的百姓,都住在便雅憫迦巴非利士人卻在密抹安營。 17 有突擊隊從非利士營中出來,分成三隊:一隊往俄弗拉書亞地去, 18 一隊往伯‧和崙去,一隊往邊界,下望朝着曠野的洗波音谷

19 那時,以色列全地找不到一個鐵匠,因為非利士人說:「恐怕希伯來人製造刀槍。」 20 以色列眾人要磨鋤、犁、斧、鏟,就各自下到非利士人那裏去磨。 21 磨鋤或犁的價錢是三分之二舍客勒,磨斧或修整刺棒的價錢是三分之一舍客勒。 22 所以到了戰爭的日子,所有跟隨掃羅約拿單的百姓找不到一個手裏有刀有槍的,惟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 23 非利士人的一隊駐軍出來,到密抹的隘口。

羅馬書 11

以色列的餘民

11 那麼,我要問, 神棄絕了他的百姓嗎?絕對沒有!因為我也是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屬便雅憫支派的。  神並沒有棄絕他預先所知道的百姓。你們豈不知道經上論到以利亞是怎麼說的呢?他在 神面前怎樣控告以色列人說: 「主啊,他們殺了你的先知,拆了你的祭壇,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我的命。」 但 神的指示是怎麼對他說的呢?他說:「我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 現在這時刻也是這樣,照着出於恩典的揀選,還有所留的餘數。 既是靠恩典,就不憑行為,不然,恩典就不再是恩典了。

那又怎麼說呢?以色列人所尋求的,他們沒有得着。但是蒙揀選的人得着了,其餘的人卻成了頑梗不化的。 如經上所記:

「 神給他們昏沉的靈,
眼睛看不見,
耳朵聽不到,
直到今日。」

大衛也說:

「願他們的宴席變為羅網,變為陷阱,
變為絆腳石,作他們的報應。
10 願他們的眼睛昏花,看不見;
願你時常彎下他們的腰。」

外邦人得救

11 那麼,我再問,他們失足是要他們跌倒嗎?絕對不是!因他們的過犯,救恩反而臨到外邦人,要激起他們嫉妒的心。 12 如果他們的過犯成為世界的富足,他們的缺乏成為外邦人的富足,更何況他們全數得救呢?

13 我對你們外邦人說,正因為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我敬重我的職分, 14 希望可以激起我骨肉之親的嫉妒,好救他們一些人。 15 如果他們被丟棄,世界因而得以與 神和好;他們被收納,豈不就是從死人中復生嗎? 16 所獻的新麵若聖潔,整個麵團都聖潔了;樹根若聖潔,樹枝也聖潔了。

17 若有幾根枝子被折下來,你這野橄欖枝接上去,同享橄欖根的肥汁, 18 你就不可向舊枝子誇口;若是誇口,該知道不是你托着根,而是根托着你。 19 你會說,那些枝子被折下來是為了使我接上去。 20 不錯。他們因為不信,所以被折下來;你因為信,所以立得住。你不可自高,反要戰戰兢兢。 21  神既然不顧惜原來的枝子,豈會顧惜你?[a] 22 可見, 神又恩慈又嚴厲:對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對你是恩慈的,只要你長久在他的恩慈裏,不然,你也要被砍下來。 23 而且,他們若不是長久不信,仍要被接上,因為 神能夠重新把他們接上去。 24 你是從那天生的野橄欖上砍下來的,尚且違反自然地接在好橄欖上,何況這些原來的枝子豈不更要接在原樹上嗎?

全以色列都將得救

25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祕,恐怕你們自以為聰明。這奧祕就是有一部分以色列人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 26 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經上所記:

「必有一位救主從錫安出來,
要消除雅各家一切不虔不敬。」

27 「這就是我與他們所立的約,

那時我要除去他們的罪。」

28 就福音來說,他們為你們的緣故是仇敵;就揀選來說,他們因列祖的緣故是蒙愛的。 29 因為 神的恩賜和選召是不會撤回的。 30 你們從前不順服 神,如今因他們的不順服,你們倒蒙了憐憫。 31 同樣,他們現在也是不順服,叫他們因着施給你們的憐憫,現在[b]也就蒙憐憫。 32 因為 神把眾人都圈在不順服中,為的是要憐憫眾人。

33 深哉, 神的豐富、智慧和知識!
他的判斷何其難測!
他的蹤跡何其難尋!
34 誰知道主的心?
誰作過他的謀士?
35 誰先給了他,
使他後來償還呢?
36 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
倚靠他,歸於他。
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

耶利米書 50

巴比倫被佔領

50 以下是耶和華藉耶利米先知論巴比倫迦勒底人之地所說的話。

你們要在萬國中傳揚,宣告,
豎立大旗;
要宣告,不可隱瞞,說:
巴比倫被攻取,
彼勒[a]蒙羞,
米羅達[b]驚惶。
巴比倫的神像都蒙羞,
它的偶像都驚惶。」

因有一國從北方上來攻擊它,使它的地荒涼,無人居住,連人帶牲畜都逃走了。

以色列人回鄉

在那日、在那時,以色列人要和猶大人同來,隨走隨哭,尋求耶和華—他們的 神。這是耶和華說的。 他們要問到錫安之路,又面向那裏,說:「來吧,他們要[c]在永不被遺忘的約中與耶和華聯合。」

我的百姓成了失喪的羊,牧人使他們走迷了路,轉入叢山之間。他們從大山走到小山,竟忘了自己安歇之處。 凡遇見他們的,就把他們吞滅。敵人說:「我們不算有罪;因他們得罪了那可作真正[d]居所的耶和華,就是他們祖先所仰望的耶和華。」

「你們要逃離巴比倫,要離開迦勒底人之地,像走在羊羣前面的公山羊。 看哪,因我必激起大國聯盟,帶領他們從北方來攻擊巴比倫,他們要擺陣攻擊它,它必在那裏被攻取。他們的箭好像善射[e]勇士的箭,絕不徒然返回。 10 迦勒底要成為掠物,凡擄掠它的都必心滿意足。這是耶和華說的。」

巴比倫陷落

11 搶奪我產業的啊,
你們因歡喜快樂,
像踹穀[f]嬉戲的母牛犢,
又像發嘶聲的壯馬。
12 你們的母親極其抱愧,
生你們的必然蒙羞。
看哪,她要列在諸國之末,
成為曠野、旱地、沙漠;
13 因耶和華的憤怒,巴比倫必無人居住,
全然荒涼,
凡經過的都要受驚駭,
又因它所遭的災殃嗤笑。
14 所有拉弓的啊,要在巴比倫的四圍擺陣,
射箭攻擊它,
不用愛惜箭枝,
因為它得罪了耶和華。
15 要在它四圍吶喊:
「它已經投降,
堡壘坍塌了,
城牆拆毀了!」
這是耶和華所報的仇。
你們要向它報仇;
它怎樣待人,你們也要怎樣待它。
16 你們要將巴比倫撒種的
和收割時拿鐮刀的全都剪除。
他們各人因躲避欺壓的刀劍,
必歸回本族,逃到本土。

以色列人回鄉

17 以色列是打散的羊,被獅子趕散。首先是亞述王將他吞滅,末後是巴比倫尼布甲尼撒折斷他的骨頭。 18 所以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看哪,我必懲罰巴比倫王和他的地,像我從前懲罰亞述王一樣。 19 我必領以色列回他自己的草場,他要在迦密巴珊吃草,又在以法蓮山上和基列境內得以飽足。 20 在那日、在那時,你尋找以色列的罪孽,一無所有;尋找猶大的罪惡,也無所得;因為我所留下的人,我必赦免。這是耶和華說的。」

 神審判巴比倫

21 你要上去攻擊米拉大翁之地,
又攻擊比割的居民。
將他們追殺滅盡,
照我所吩咐你的一切去做。
這是耶和華說的。
22 境內有打仗和大毀滅的響聲。
23 全地的大錘竟然砍斷破壞!
巴比倫在列國中竟然荒涼!
24 巴比倫哪,我為你設下羅網,
你被纏住,竟不自覺。
你被尋着,也被捉住,
因為你對抗耶和華。
25 耶和華已經打開軍械庫,
拿出他惱恨的兵器;
這是萬軍之主耶和華
迦勒底人之地要做的事。
26 你們要從極遠的邊界前來攻擊它[g]
要開它的倉廩,
將它堆起如高堆,
毀滅淨盡,絲毫不留。
27 要殺它一切的牛犢,
使牠們下去遭殺戮。
他們有禍了,
因為他們的日子,就是他們受罰的時刻已經來到。

28 巴比倫之地逃出來的難民,在錫安揚聲宣告耶和華—我們的 神要報仇,為他的聖殿報仇。

29 你們要招集一切弓箭手來攻擊巴比倫,在巴比倫四圍安營,不容一人逃脫。要照着它所做的報應它;它怎樣待人,你們也要怎樣待它,因為它向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狂傲。 30 所以它的壯丁必仆倒在街上。當那日,它的士兵全都必靜默無聲。這是耶和華說的。

31 「看哪,你這狂傲的啊,我與你為敵,
因為你的日子,
我懲罰你的時刻已經來到。
這是萬軍之主耶和華說的。
32 狂傲的必絆跌仆倒,無人扶起。
我必用火點燃他的城鎮,
將他四圍所有的盡行燒滅。」

33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和猶大人一同受欺壓;凡擄掠他們的都緊緊抓住他們,不肯釋放。 34 他們的救贖主大有能力,萬軍之耶和華是他的名。他必定為他們伸冤,使全地得享平靜;他卻要攪擾巴比倫的居民。」

35 有刀劍臨到迦勒底人和巴比倫的居民,
臨到它的領袖與智慧人。
這是耶和華說的。
36 有刀劍臨到矜誇的人,
他們就變為愚昧;
有刀劍臨到它的勇士,
他們就驚惶。
37 有刀劍臨到它的馬匹、戰車,
和其中混居的各族,
他們變成與婦女一樣;
有刀劍臨到它的寶物,
寶物就被搶奪。
38 有乾旱[h]臨到它的眾水,
它們就必乾涸;
因為這是雕刻偶像之地,
人因偶像顛狂[i]

39 所以野獸和土狼必住在那裏,鴕鳥也住在其中,永遠無人居住,世世代代無人定居。 40 巴比倫要像 神所傾覆的所多瑪蛾摩拉和鄰近的城鎮一樣,必無人住在那裏,也無人在其中寄居。這是耶和華說的。

41 看哪,有一民族從北方而來,
有一大國和許多君王被激起,從地極來到。
42 他們拿弓和槍,
性情殘忍,毫不留情;
他們的聲音像海浪澎湃。
巴比倫[j]啊,
他們騎着馬,
如上戰場的人擺列隊伍,
要攻擊你。

43 巴比倫王聽見他們的風聲,
手就發軟,
痛苦將他抓住,
彷彿臨產的婦人疼痛一般。

44 「看哪,就像獅子從約旦河邊的叢林上來,攻擊堅固的居所,我要在轉眼之間使迦勒底人逃跑,離開這地。我揀選誰,就派誰治理這地。誰能像我呢?誰能召我出庭呢?有哪一個牧人能在我面前站得住呢? 45 你們要聽耶和華攻擊巴比倫所定的計劃和他攻擊迦勒底人之地所定的旨意。他們羊羣當中微弱的定要被拖走,他們的草場定要變為荒涼。 46 巴比倫被攻下的聲音,地就震動,人在列國都聽見呼喊的聲音。」

詩篇 28-29

大衛的詩。

求主幫助

28 耶和華啊,我要求告你!
    我的磐石啊,求你不要向我緘默!
倘若你向我閉口,
    我就如下入地府的人一樣。
我呼求你,向你至聖所舉手的時候,
    求你垂聽我懇求的聲音!

不要把我和壞人並作惡的一同除掉;
    他們跟鄰舍說平安,心裏卻是奸惡。
求你按着他們所做的,
    按他們的惡行對待他們;
求你照着他們手所做的對待他們,
    將他們應得的報應加給他們。
他們既然不尊重耶和華的作為,
    也不尊重他手所做的,
耶和華就必毀壞他們,不建立他們。

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
    因為他聽了我懇求的聲音。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
    我心裏倚靠他就得幫助。
我心中歡樂,
    我要用詩歌稱謝他。

耶和華是他百姓的力量,
    又是他受膏者得救的保障。
求你拯救你的百姓,賜福給你的產業;
    求你牧養他們,扶持他們,直到永遠。

大衛的詩。

耶和華威嚴的聲音

29  神的子民[a]哪,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
    都歸給耶和華!
要將耶和華的名的榮耀歸給他,
    要敬拜神聖榮耀的耶和華[b]

耶和華的聲音在眾水上,
    榮耀的 神打雷;
    耶和華打雷在大水之上。
耶和華的聲音大有能力,
    耶和華的聲音滿有威嚴。

耶和華的聲音震碎香柏樹,
    耶和華震碎黎巴嫩的香柏樹。
他使黎巴嫩跳躍如牛犢,
    使西連跳躍如野牛犢。

耶和華的聲音使火焰分岔。
耶和華的聲音震動曠野,
    耶和華震動加低斯的曠野。

耶和華的聲音驚動母鹿落胎,
    樹林也脫落淨光。
凡在他殿中的,都述說他的榮耀。

10 耶和華坐在洪水之上為王;
    耶和華坐着為王,直到永遠。
11 耶和華必賜力量給他的百姓,
    耶和華必賜平安的福給他的百姓。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Traditional Script) Shen Edition (RCU17TS)

和合本修訂版經文 © 2006, 2010, 2017 香港聖經公會。蒙允許使用。 Scripture Text of 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 © 2006, 2010, 2017 Hong Kong Bible Society. www.hkbs.org.hk/en/ Used by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