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Page Options
Previous Prev Day Next DayNext

M’Cheyne Bible Reading Plan

The classic M'Cheyne plan--read the Old Testament, New Testament, and Psalms or Gospels every day.
Duration: 365 days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Version
创世记 33

雅各和以掃重逢

33 雅各舉目觀看,見以掃帶著四百人來了;他就把孩子分開三隊,交給利亞、拉結和兩個婢女。 他叫兩個婢女和她們的孩子走在前頭,利亞和她的孩子跟著,拉結和約瑟走在最後。 他自己卻走在他們前面,七次俯伏在地,直到走近他哥哥跟前。 以掃跑來迎接他,擁抱他,伏在他頸項上,與他親吻;兩個人都哭了。 以掃舉目觀看,看見婦人和孩子,就問:“這些與你同來的人是誰?”雅各回答:“是 神賜給你僕人的孩子。” 於是,兩個婢女和她們的孩子上前下拜。 利亞和她的孩子也上前下拜,隨後,約瑟和拉結也上前下拜。 以掃又問:“我遇見的這一群牲畜,是甚麼意思呢?”雅各回答:“是要討我主喜悅的。” 以掃說:“弟弟啊,我已經很富有了,你的仍歸你吧。” 10 雅各說:“請不要這樣,我若得你的喜悅,就求你從我手裡收下這些禮物吧;因為我看見了你的面,就好像見了 神的面;你實在恩待了我。 11 請你收下我帶來給你的禮物,因為 神施恩給我,我甚麼都有了。”雅各再三懇求他,他才收下了。 12 以掃說:“我們起程前行吧,我和你一起走。” 13 雅各對他說:“我主知道孩子們還年幼嬌嫩;牛羊也正在乳養的時候,需要我的照顧;如果要催趕牠們走一天的路,恐怕所有牲畜都要死了。 14 請我主在僕人前頭先行;我要照著在我面前群畜和孩子們的速度,慢慢前行,直走到西珥我主那裡去。” 15 以掃說:“讓我把跟隨我的人留幾個在你這裡吧。”雅各說:“為甚麼要這樣呢?只要我得我主的喜悅就是了。” 16 於是,以掃在那一天回西珥去了。 17 雅各卻起程到疏割去,在那裡為自己建造了一座房子,又為牲畜搭了些草棚,因此給那地方起名叫疏割。

雅各移居示劍

18 雅各從巴旦.亞蘭回來的時候,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的示劍城,在城的對面支搭了帳棚。 19 他支搭帳棚的那塊地,是他用一百塊銀子向示劍的父親哈抹的子孫買來的。 20 在那裡雅各建了一座壇,給它起名叫伊利.伊羅伊.以色列。

马可福音 4

撒種的比喻(A)

耶穌又在海邊教導人。有一大群人聚集到他那裡,因此他上船坐下來。船在海中,群眾都朝著海站在岸上。 他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事,在教訓中他說: “你們聽著!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撒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小鳥飛來就吃掉了。 有的落在泥土不多的石地上,因為泥土不深,很快就長起來。 但太陽一出來,就把它曬乾,又因為沒有根就枯萎了。 有的落在荊棘裡,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它就結不出果實來。 有的落在好土裡,就生長繁茂,結出果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耶穌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用比喻的目的(B)

10 耶穌獨自一人的時候,那些經常跟著他的人和十二門徒,來問這些比喻的意義。 11 耶穌對他們說:“ 神的國的奧祕,只給你們知道,但對於外人,一切都用比喻, 12 叫他們

‘看是看見了,卻不領悟,

聽是聽見了,卻不明白,

免得他們回轉過來,得到赦免。’”

解釋撒種的比喻(C)

13 耶穌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個比喻,怎能明白一切比喻呢? 14 撒種的人所撒的就是道。 15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去。 16 照樣,那撒在石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歡喜喜地接受了; 17 可是他們裡面沒有根,只是暫時的;一旦為道遭遇患難,受到迫害,就立刻跌倒了。 18 那撒在荊棘裡的,是指另一些人;他們聽了道, 19 然而今世的憂慮、財富的迷惑,以及種種的慾望,接連進來,把道擠住,就結不出果實來。 20 那撒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接受了,並且結出果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隱藏的事終必顯露(D)

21 耶穌又對他們說:“燈難道是拿來放在量器底下或床底下的嗎?它不是該放在燈臺上嗎? 22 因為沒有甚麼隱藏的事不被顯明出來,沒有甚麼掩蓋的事不被揭露的。 23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24 耶穌又對他們說:“要留心你們所聽到的,你們用甚麼尺度量給人, 神也要用甚麼尺度量給你們,並且要超過尺度給你們。 25 因為那有的,還要給他;那沒有的,就算他有甚麼也要拿去。”

種子發芽生長的比喻

26 耶穌說:“ 神的國好像人在地裡撒種, 27 他夜裡睡覺,白天起來,種子發芽生長,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會這樣的。 28 地生五穀是自然的,先長苗,後吐穗,最後穗上結滿了子粒。 29 莊稼熟了,就派人用鐮刀割下,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

芥菜種的比喻(E)

30 又說:“我們要把 神的國比作甚麼呢?我們可以用甚麼比喻來形容它呢? 31 它好像一粒芥菜種,剛種下去的時候,比地上的一切種子都小, 32 種下以後,生長起來,卻比一切蔬菜都大,長出大枝子,甚至天空的飛鳥都可以在它的蔭下搭窩。”

33 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照著他們所能聽懂的,向他們講道; 34 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只有單獨和自己的門徒在一起的時候,才把一切解釋給他們聽。

平靜風浪(F)

35 當天黃昏,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海那邊去吧。” 36 門徒離開群眾,耶穌已經在船上,他們就載他過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去。 37 忽然起了狂風,波浪不斷地打進船來,艙裡積滿了水。 38 耶穌卻在船尾靠著枕頭睡著了。門徒把他叫醒,對他說:“老師,我們要死了,你不管嗎?” 39 耶穌起來,斥責了風,又對海說:“不要作聲!安靜吧!”風就停止,大大地平靜了。 40 然後對他們說:“為甚麼這樣膽怯呢?你們怎麼沒有信心呢?” 41 門徒非常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都聽從他?”

以斯帖记 9-10

猶大人殺戮仇敵

十二月,就是亞達月,十三日,王的命令和諭旨快要執行的時候,就是猶大人的仇敵盼望轄制猶大人的日子,反成了猶大人轄制恨他們的人的日子。 猶大人在亞哈隨魯王各省的城裡聚集起來,要下手攻擊那些想謀害他們的人;沒有人能抵擋他們,因為各族的人都懼怕他們。 各省的官長、總督、省長和辦理王事務的人,因為懼怕末底改,就都支持猶大人。 末底改在朝中的確非常尊大,他的聲譽傳遍各省;末底改這人的權力越來越大。 這樣,猶大人擊殺他們所有的仇敵,他們用刀盡量擊殺,隨意對待他們的仇人。 在書珊城裡,猶大人就殺滅了五百人。 他們又殺了巴珊大他、達分、亞斯帕他、 破拉他、亞大利雅、亞利大他、 帕瑪斯他、亞利賽、亞利代和瓦耶撒他, 10 這十個人就是哈米大他的孫子、哈曼的兒子,猶大人的敵人;至於財物,猶大人卻沒有下手掠奪。

11 當日在書珊城被殺的人的數目,呈到王面前。 12 王問王后以斯帖:“猶大人在書珊城殺滅了五百人,又殺了哈曼的十個兒子;在王其他省內,他們怎樣行呢!現在你要甚麼,我必賜給你,你還求甚麼,也必給你成全。” 13 以斯帖回答:“王若是同意,求你恩准書珊的猶大人,明日也照著今日的諭旨行事,把哈曼的十個兒子掛在木架上。” 14 王就下令這樣行;諭旨傳遍書珊,人就把哈曼的十個兒子掛在木架上。 15 亞達月十四日,在書珊的猶大人又聚集起來,在書珊殺了三百人,卻沒有下手掠奪他們的財物。

16 在王各省其餘的猶大人,也都聚集起來,保護自己的性命,向他們的仇敵報復,殺了恨他們的人共七萬五千;至於財物,他們卻沒有下手掠奪。 17 這是在亞達月十三日的事,十四日他們得享安寧,以這日為設宴歡樂的日子。 18 但在書珊的猶大人在十三、十四日聚集起來殺敵,他們就在十五日休息,以這日為設宴歡樂的日子。 19 因此鄉村的猶大人,就是住在沒有城牆的村鎮的,都以亞達月十四日為歡樂飲宴的吉日,互送禮物。

20 末底改把這些事記錄下來,並且送文書給亞哈隨魯各省遠近所有的猶大人, 21 囑咐他們每年都要守亞達月十四、十五兩日。 22 以這月的兩日,為猶大人脫離仇敵,得享安寧的日子,是轉憂為喜,轉哀為樂的吉日,叫他們在這兩日飲宴歡樂,大家互贈禮物,也賙濟窮人。 23 於是,猶大人承諾要守他們起初所守的,也承諾要遵守末底改寫給他們的。 24 原本猶大人的敵人,亞甲族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曾經設謀陷害猶大人,要消滅他們;他弄卜“普珥”,就是抽籤,為要打擊和消滅猶大人。 25 但這事呈到王面前以後,王使用文書降旨吩咐,使哈曼計謀的惡事,就是他設謀陷害猶大人的事歸到他自己的頭上,又使人把他和他的眾子掛在木架上。

普珥節的來歷

26 因此,猶大人照著“普珥”的名字,稱這兩日為普珥節;所以他們因這信上的話,又因他們所看見和所遭遇的事, 27 猶大人就立了定例,承諾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後裔,以及所有與他們聯合的人,每年都要按著所寫的和指定的兩日守這節日,永不可廢止。 28 使人在各省各城,家家戶戶,世世代代,都記念、遵守這兩日,使這普珥節的日子在猶大人中,永不廢止,在他們的後裔中也不斷被記念。

29 亞比孩的女兒王后以斯帖和猶大人末底改以全權寫了這第二封信,囑咐猶大人守這普珥節。 30 他用和平和誠實的話,把文書送給亞哈隨魯國中一百二十七省所有的猶大人, 31 勸他們按著規定的時期,照著猶大人末底改和王后以斯帖所囑咐的,也照著他們在禁食和哀求的時候為自己與後裔所承諾的,守這普珥節。 32 以斯帖的命令確定了普珥節;這命令也記錄在史記上。

末底改的聲譽

10 亞哈隨魯王使陸地和眾海島的居民都向他進貢。 他所行有權能的事蹟,以及末底改被尊為大的詳細經過,不是都寫在瑪代和波斯王的史記上嗎? 猶大人末底改的地位僅次於亞哈隨魯王,在猶大人中被尊為大,得民眾同胞的愛戴;他為自己的族人求福祉,向他們說平安的話。

罗马书 4

亞伯拉罕因信稱義

那麼,論到在血統(“血統”原文作“肉身”)上作我們祖先的亞伯拉罕所經驗的,我們可以說甚麼呢? 亞伯拉罕若是因行為稱義,就有可誇的,只是不能在 神面前誇口。 經上怎麼樣說呢?“亞伯拉罕信 神,這就算為他的義。” 作工的得工資,不算是恩典,是他應得的。 可是,那不作工而只信那稱不敬虔的人為義的 神的,他的信就算為義了。 大衛也是這樣說,那不靠行為而蒙 神算為義的人是有福的! “過犯得蒙赦免,罪惡得到遮蓋的人,是有福的; 主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 這樣看來,那有福的人,是指受割禮的呢,還是也指沒有受割禮的呢?因為我們說:“亞伯拉罕的信算為他的義。” 10 那麼,是怎樣算的呢?是在他受割禮以後呢,還是在他受割禮之前呢?不是在他受割禮以後,而是在他受了割禮以前。 11 他領受了割禮為記號,作他受割禮之前因信稱義的印證,使他作所有沒有受割禮而信之人的父,使他們也被算為義; 12 又作受割禮之人的父,就是作那些不僅受割禮,並且照著我們祖宗亞伯拉罕未受割禮時就信的那腳蹤而行之人的父。

 神應許的他必能成就

13 原來 神給亞伯拉罕和他後裔承受世界的應許,並不是因著律法,而是藉著因信而來的義。 14 如果屬於律法的人才能成為後嗣,信就沒有作用,應許也就落空了。 15 因為律法帶來刑罰,沒有律法,就沒有違背律法的事。

16 所以,成為後嗣是因著信,為的是要按著 神的恩典,使給所有後裔的應許堅定不移,不但臨到那屬於律法的人,也臨到那效法亞伯拉罕而信的人。亞伯拉罕在 神面前作我們眾人的父, 17 如經上所記:“我已經立了你作萬國的父。”他所信的,是叫死人得生命、使無變為有的 神。 18 在他沒有盼望的時候,仍然懷著盼望去信,因此就成了萬國的父,正如 神所說:“你的後裔將要這樣眾多。” 19 他快到一百歲的時候,想到自己的身體好像已經死了,撒拉也不能生育,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 20 也沒有因著不信而疑惑 神的應許,反倒堅信不移,把榮耀歸給 神, 21 滿心相信 神所應許的, 神必能成就。 22 因此,這就算為他的義。 23 “算為他的義”這一句話,不是單為他寫的, 24 也是為我們這將來得算為義的人寫的,就是為我們這信 神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人中復活的人寫的。 25 耶穌為我們的過犯被交去處死,為我們的稱義而復活。

Chinese New Version (Traditional) (CNVT)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