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 14
Chinese New Version (Simplified)
敬畏 神大有倚靠
14 智慧妇人建立家室,
愚妄妇人亲手拆毁。
2 行事正直的,敬畏耶和华;
行为乖僻的,却藐视他。
3 愚妄人的口中长出骄傲的枝子;
智慧人的嘴唇,能保障自己。
4 没有耕牛,槽头干净;
出产丰盛,却是凭着牛的力量。
5 诚实的证人不说谎话;
虚伪的证人吐出谎言。
6 好讥笑人的寻找智慧,却寻不着;
聪明人寻找知识,却轻易得着。
7 你当离开愚昧人,
因为你不会从他的嘴里晓得知识。
8 精明人的智慧能分辨自己的道路;
愚昧人的愚妄却欺骗自己。
9 愚妄人讥笑赎愆祭,
正直人中间却有恩宠。
10 人的苦楚,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心中的喜乐,外人也不能分享。
11 恶人的家必毁坏,
正直人的帐棚却必兴盛。
12 有一条路,人以为是正路,
走到尽头却是死亡之路。
13 人在喜笑中,心里也会有痛苦;
欢乐的结局,会是愁苦。
14 心中背道的,必饱尝自己行为的恶果;
善人也因自己所行的,得到善报。
15 愚蒙人凡话都信;
精明的人却步步谨慎。
16 智慧人敬畏耶和华(“智慧人敬畏耶和华”或译:“智慧人恐惧战兢”),远离恶事;
愚昧人却骄傲自恃。
17 轻易动怒的,行事愚妄;
心怀诡计的人,被人恨恶。
18 愚蒙人得愚妄为产业;
精明的人以知识为冠冕。
19 坏人必俯伏在好人面前,
恶人必俯伏在义人门口。
20 穷人连邻舍也厌恶他;
财主却有很多人爱他。
21 藐视邻舍的,是为有罪;
恩待贫穷人的,是为有福。
22 图谋恶事的,不是走错了吗?
谋求善事的,必得慈爱和诚实。
23 一切劳苦都有益处,
嘴上空谈引致贫穷。
24 智慧人的冠冕是他们的财富;
愚昧人的愚妄,始终是愚妄。
25 作真见证的,救人性命;
吐出谎言的,以诡诈害人。
26 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
他的子孙也有避难所。
27 敬畏耶和华是生命的泉源,
能使人避开死亡的网罗。
28 君王的荣耀在于人民众多,
帝王的没落由于国民寡少。
29 不轻易动怒的,十分聪明;
轻易动怒的,大显愚妄。
30 心里平静,可使身体健康;
但嫉妒能使骨头朽烂。
31 欺压贫寒的,就是辱骂造他的主;
恩待穷苦人的,就是尊敬造他的主。
32 恶人必因自己所行的恶事被推倒,
义人死的时候仍有所倚靠。
33 智慧居于聪明人的心中;
愚昧人心里所存的,人所周知(“愚昧人心里所存的,人所周知”或译:“(智慧)在愚昧人心里也显明自己”)。
34 正义使国家兴盛,
罪恶是人民的羞辱。
35 明慧的臣仆,为王喜悦;
贻羞的仆人,遭王震怒。
箴言 14
Chinese Contemporary Bible (Traditional)
14 智慧的女子建立家園,
愚昧的女子親手拆毀。
2 行為正直的人敬畏耶和華,
行事邪僻的人輕視耶和華。
3 愚人的狂言招來鞭打,
智者的唇舌保護自己。
4 沒有耕牛槽頭淨,
五穀豐登需壯牛。
5 忠實的證人不會撒謊,
虛假的證人謊話連篇。
6 嘲諷者徒然尋智慧,
明哲人輕易得知識。
7 你要遠離愚昧人,
他口中毫無知識。
8 明哲憑智慧辨道,
愚人被愚昧欺騙。
9 愚妄人戲看罪惡,
正直人彼此恩待。
10 心頭的愁苦,唯有自己明白;
心中的喜樂,外人無法分享。
11 惡人的房屋必遭毀滅,
正直人的帳篷必興盛。
12 有的路看似正確,
最終卻通向死亡。
13 歡笑難消內心的痛苦,
歡樂過後,悲傷猶在。
14 背棄正道,自食惡果;
善人行善,必得善報。
15 愚昧人什麼都信,
明哲人步步謹慎。
16 智者小心謹慎,遠離惡事;
愚人驕傲自負,行事魯莽。
17 急躁易怒的人做事愚昧,
陰險奸詐之人遭人痛恨。
18 愚昧人得愚昧作產業,
明哲人得知識為冠冕。
19 壞人俯伏在善人面前,
惡人俯伏在義人門口。
20 窮人遭鄰舍厭,
富人朋友眾多。
21 藐視鄰舍是罪過,
憐憫窮人蒙福樂。
22 圖謀惡事的步入歧途,
行善的受愛戴和擁護。
23 殷勤工作,帶來益處;
滿嘴空談,導致貧窮。
24 智者以財富為冠冕,
愚人以愚昧為裝飾。
25 誠實的證人挽救性命,
口吐謊言者欺騙他人。
26 敬畏耶和華的信心堅定,
他的子孫也有庇護所。
27 敬畏耶和華是生命的泉源,
可以使人避開死亡的陷阱。
28 人民眾多,是君王的榮耀;
沒有臣民,君主必然敗亡。
29 不輕易發怒者深明事理,
魯莽急躁的人顯出愚昧。
30 心平氣和,滋潤生命;
妒火中燒,啃蝕骨頭。
31 欺壓窮人等於侮辱造物主,
憐憫貧弱就是尊敬造物主。
32 惡人因惡行而滅亡,
義人到死仍有倚靠。
33 智慧存在哲士心裡,
愚人心中充滿無知。
34 公義能叫邦國興盛,
罪惡是人民的恥辱。
35 明智的臣子蒙王喜悅,
可恥的僕人惹王發怒。
Chinese New Version (CNV). Copyright © 1976, 1992, 1999, 2001, 2005 by Worldwide Bible Society.